8月11日,受今年第9號臺風“利奇馬”影響,集團北方港地區普降暴雨,港區附近海域風力達8-9級,陣風10-11級。秦皇島港、京唐港、曹妃甸港等地受災嚴重,港區出現長時間、大面積、深度積水,煤炭堆場發生塌垛、溜垛險情,煤炭采制樣間歇性停止,部分港區因大風暫停翻卸作業,裝船作業則全部停止,并錨定大機設備,以防被大風吹倒,港口煤炭周轉因此受到嚴重影響。針對這一情況,秦皇島公司迅速響應,及時啟動防臺防汛應急預案,全力保障集團煤炭下水主通道暢通。
一是合理安排煤炭搶運工作。秦皇島公司根據天氣變化,結合港口作業實際,進一步加大各港口船貨銜接力度。在臺風來臨前積極開展煤炭搶運工作,保持下水規模,防止庫存過快增長。
二是充分發揮多港聯動優勢。不斷加大列車調卸工作力度,確保特殊時期到港列車穩定接卸。秦皇島公司在臺風影響期間,累計調卸自有資源進車16列,環比增加16列,有力保障了自產煤接卸,確保生產基地穩定發運。
三是加強風險防控及安全隱患排查工作。面對“利奇馬”襲擊,秦皇島公司高度重視,提早部署,在臺風登陸前夕及時啟動防臺防汛應急預案,認真開展安全風險隱患排查,港區人員實行24小時值班,密切關注臺風動向和水情態勢,切實做好防臺準備工作,盡量減少和避免人員傷亡及財產損失。
四是全力保障現場作業人員安全。面對臺風可能對現場作業人員造成的人身傷害,秦皇島公司全面啟動遠程高清視頻監控設備,以視頻監控代替人工現場巡查,避免溺水、坍塌、觸電等安全事故發生。同時,利用微信工作群組,實時傳遞氣象信息和安全提示,全力保障現場人員安全。臺風期間無人員傷亡情況。
五是認真做好災后恢復生產工作。及時了解港區場地積水與設備運轉情況,并作出準確的災情評估。同時,積極加強與港口、鐵路部門的溝通聯系,確保煤炭發運、港口接卸、裝船下水各環節盡快恢復災前規模和水平。
作 者:吳 尚